欢迎访问浙大城市学院商学院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重要提示:
 
站内检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改版==== > 学院新闻 > 新闻动态
   
   
 
体验西点 提升素质——西点班专访

发布日期:2006-12-11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南京大汉字号:[ ]


    2006年9月,浙大城市学院商学院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营正式开营。该训练营仿照著名的西点军校对学生采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因而被形象地称为“西点班”。这是浙大城市学院商学院继成功举办全国首个“少帅班”后,又一新的特色教育。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董尚胜挂帅指导该特色班工作,代妮娜、张小玲两位老师负责班级事务管理。另有两位退役军人负责西点班的日常军事训练。西点班目前拥有营员90余人,其营员主要来自商学院自愿加入的老生以及06届试点班级USQ0605和经管0607班的全体新生。 
 
    该素质扩展训练营并不是完全照搬美国西点军校的管理模式,其主要是借鉴他们的西点精神,结合商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强管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一个正确引导和督促作用。商学院希望通过引导营员学会时间管理,安排军训,开展系列讲座以及各类有益活动帮助西点班的老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学会对自己负责,使他们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培养其做事的意志力和能力。而对于新生则希望他们能够让规范变为习惯,使约束变为自觉,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自我约束能力,形成良好的学风,对全院的学风建设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素质扩展训练营开营至今,各位营员每周一到周五早上6:45都会去操场集合点到进行晨读,晚上6:30—9:30统一在指定教室进行自修。另外,周末的讲座或报告会丰富了营员学习生活,使他们更多更早的了解和领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西点理念”贯穿于整套管理模式之中,以此来规范秩序,磨练意志,培养自信心,增强荣誉感。据两位教官介绍,各位营员在加入素质扩展训练营之前,自制能力普遍较差,并且有很明显的惰性。经过这三个月的训练生活,这些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就拿早晨点到晨读来说,坚持按时点到晨读的由开营初仅有的几人,增加到现在平均每天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出勤率。
 
    11月25日,西点班在顺利运作了两个月后召开了家长会。家长会上,官恩滨、施铁君、吕赛飞、颜传华等四位优秀学员作为西点学习模范,家长们讲述了自己在西点班的成长感受。西点模式教育得到了西点班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会后,记者采访了这四位学生。
 
 
西点班改变了我——访西点班学生官恩滨
   
    官恩滨是大三的学生,由于学校向他发出“退学试读”的通知,为了避免无法毕业的尴尬,他成了西点班的一员。
     
    过去的他无心学习,终日沉迷于网络,即使去听课也经常迟到。正因为如此,每学期的学分都达不到学校的最低要求。而现在,西点班严格的作息时间管理成了官恩滨约束自己的最好方法。为了能够毕业,也为了能够摆脱以前那种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的生活,官恩滨强迫自己准时参加晨读和晚自修,他说:“西点班让我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调整了自己的生物钟。有了固定的作息时间,现在学习也变得有意思了,上课会不自觉地顺着老师的思路去想去做,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了。”
     
    的确,西点班让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因为进入大学而放松自己,放纵自己。同时,同学们也通过参加西点班带来的一系列讲座,充实了自己的生活,提高了自己的思想素质,更发展了自己的人格品质。
     
    对官恩滨来说,西点班是帮助他学习的一盏明灯,在教官的引领下,他从网络中走出来,真正开始寻找自己的道路,打拼自己的成功。即使因为大三要兼顾基础课和专业课,自己会学得很累,但他还是坚持下来,“因为西点班让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一直保持下去。”官恩滨坚定地说。
   
    “西点班的要求相对平时的生活来说是严格,但我还是希望大一新生能够加入到这个集体中来。在这里你会学到如何自律,如何让大学生活充实,有意义。”这是官恩滨的心里话,也是西点班的魅力所在。
 
 
    微笑面对一切——访西点班班长施铁君
    
    施铁君:现任经管0607西点班班长,出生于1987年1月,爱好阅读、看新闻。从小一直担任班长或团支书,每学期均获各类不同荣誉称号和奖学金。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工作认真,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2006年,他顺利从天台平桥中学毕业,步入了城市学院,进入了令人关注的西点班。或许在人才济济的城院里他并不是最耀眼的,但因为西点,他成了一颗小明星。
 
    初见这位瘦小而又腼腆的班长,实在看不出他有何与众不同,但在与他的交谈中,记者发现了他的沉稳与内敛;从他熠熠的眸光中,记者看见了他的睿智与干练。
 
    谈到西点,施铁君感受颇多。每天早晨6:30,他们都要在南校操场早锻炼,有时跑步,有时站军姿、走正步,有时做俯卧撑;而每周一到周五晚6:30~9:30,都要进行晚自习。他们的请假制度是相当严格的,要先向辅导员请假,再向教官汇报,最后向班长请假。经管0607班是一年级新生班,那时听说自己班要成为西点新生试点班,他们感到非常荣幸。但起初开始日复一日的军事训练之后,他们心里便有点抵触,开始找借口迟到、缺勤。或许是这种军事化、纪律化的早起晚歇的生活让刚进大学的他们无法适应。作为班长的施铁君深深理解大家的感受。于是他以身作则,团结班委,渐渐整顿好班级纪律,让大家慢慢适应了这种严格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同学们渐渐发现了西点的效果,并开始热爱这个计划。大家发现:集体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充满凝聚力;成绩开始慢慢提高,自制力和意志力也不断地增强。大家穿着同样的军服,大家一起秋游、训练,大家一起拔河、游戏并且夺下趣味运动会总分冠军。作为班长——这个集体的领导核心,施铁君感到很自豪也很欣慰。他坦言:从好奇到满腹怨言,两个多月走来,事实证明一切都是值得的。它塑造了西点班的班风,磨练了同学的意志,让大家融成了一个大家庭,相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而对于施铁君个人来说,也受益颇深,西点班的磨练,不仅无形中提高了他的成绩,更提升了他个人修养。
 
    最后,施铁君笑着送给大家一句话:No matter what happens, face it up with smiles!
 
 
    苦中有乐——访西点优秀学员吕赛飞
 
    在寝室见到了这个女生,乐观开朗,但她也曾被迷茫和困惑所围绕,不知所措。
 
    在交谈中得知,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她,加入西点班纯属偶然,这一次的偶然给了她别样的生活体验。早上,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西点学生就必须起床晨跑,晨读;傍晚,当别人漫步校园谈笑风生时,西点学生却已经坐在教室里自习;周末,当别人休闲娱乐时,西点学生还在操场上进行训练。吕赛飞却觉得无怨无悔,“晨跑增强了我的体质,自习巩固了我的知识,训练磨练了我的意志。”
“同样是新生,为什么我这么辛苦呢?”她也曾有这样的疑惑。这种生活似乎是高中生活的延续,怎么跟原来听说的大学生活完全两样呢?当记者问道:“如果还有机会让你选择一次,你还会参加西点军校吗?”吕赛飞毫不犹豫地说:“会的。西点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是它使我忘却了对家人的思念;是它让我学会独立处理问题;是它令我自信地面对人生。”
 
    在加入西点军校的三个月里,她很庆幸自己是西点的一员,也为此感到骄傲。这个在柔弱的外表下透着刚毅的女生相信自己在未来的路上会越走越好。
 
 
    认识人生价值——访西点班学生颜传华
  
    初见颜传华是在西点班的专用自修教室,他特别专注的学习神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再次见他是一次在操场军训的时候,那天他是到得最早的一个,积极的态度又让记者感叹。
   
    加入西点班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这里,他开始了一个全新蜕变,西点精神在不经意间开始灌注于他平日的学习生活之中。“西点让我逐步褪去往日的不光彩与平凡,让我在约束中开始了对学习的渴求。在这里,我开始反思自己往日的行为,开始寻求人生的意义与梦想所在,真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一天的作息比以往更有规律,晨读,自修都能按要求参加,不再旷课。同时,西点班每周的系列报告会同样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更深层次地认识学习的目的与人生的价值。”颜传华如是告诉记者。
 
    如今,颜传华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为所有西点班的学生树立了榜样。这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他相信逐渐完善成熟的西点教育模式会带给他和他的西点“战友”更多质的飞跃。
 
 
    虽然“西点班”目前还只是处于试点初阶段,但是经过这将近一学期的尝试也已有所收获。未来的“西点班”将会是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摇篮。
(记者:胡雯洁、裘滢滢、胡莺莺、潘洁宁、朱雯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