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名录 > 工商管理系
郑健壮(博士、教授)
发布时间: 2022-05-18 14:05
浏览次数:
字号:[ ]

    

个人简介

郑健壮,浙江宁波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导师)。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商务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杭州新丝路数字贸易研究院副院长等。曾担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院长,浙江省一流学科(工商管理)负责人,浙江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字化转型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杭州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以及数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等。已主持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3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主持并完成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60余项。围绕产业集群,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向,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8部,主编教材8部。获得多项校、市和省级教育、科研奖。


研究方向

主要聚焦于产业集群,企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战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研究。


教育经历

师从我国著名管理学家吴晓波教授,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博士。


发表的主要代表性论文

[1]郑健壮,钱元旻,陈立峰. 地区数据要素、数字技术水平与其经济增长[J/OL].科学学研究, 1-11[2024-09-27]. https://doi.org/10.16192/j.cnki.1003-2053.20240523.004.

[2]Yuanyang Teng , Jianzhuang Zheng*.Optimiz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aths for industrial clusters: Insights from a simul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24(1):1-19 .

[3]Yongcong Luo,Jianzhuang Zheng*.Research on innovation features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LCN[J].kybernetes,2023(8).DOI 10.1108/K-01-2022-0055.

[4]陈立峰,郑健壮*. 绿色信贷政策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基于730家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 (08): 42-62.

[5]郑健壮,龚昊,靳雨涵,等. 物流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八大经济综合区的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23, (13): 79-83.

[6]郑健壮,王科娜. 数字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及其瓶颈效应研究—基于2011—2020年浙江11地(市)的观测样本[J].现代管理科学, 2023, (01):140-149.

[7]郑健壮,武朝艳,石爱林.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 2022, 58 (02): 259-265. DOI:10.19556/j.0258-7033.20210520-01.

[8]Jianzhuang Zheng,Muhammad Usman Khurram, Lifeng Chen*.Can Green Innovation Affect ESG Rating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ese GEM Listed Companies[J].Sustainability,2022(12):1-33.

[9]Jianzhuang Zheng and Lingyan Huang*. Characterizing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and Key

Determinants of Homestay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Rural China Using Multi Geospatial Datasets[J].Sustainability,2022(14):1-22.

[10]郑健壮,吴文雯.独角兽企业成长关键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20, 40 (21): 225-232.

[11]郑健壮.田园综合体:基本内涵、主要类型及建设内容[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41 (08): 205-212.

[12]郑健壮,靳雨涵,章晨笑. 创业网络及“派系”对创业行为的双重影响机理:以“阿里系”为例 [J].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 (16): 144-150.

[13]靳雨涵,郑健壮*.不同技术水平产业集群绩效实现机理比较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8, 36 (09): 1585-1593.

[14]郑健壮,朱婷婷,郑雯妤. 价值链曲线真的是“微笑曲线”吗?—基于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 39 (05): 61-68.

[15]郑健壮,靳雨涵,段匡哲.集群内网络关系对企业技术创业的影响:基于浙江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01):64-73.

[16]郑健壮,叶峥,徐寅杰.集群企业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7,38(04):19-27.

[17]郑健壮,靳雨涵.师徒制综述:回顾与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69-74.

[18]郑健壮,靳雨涵.传统集群低创新性形成机理——基于PFTI视角的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37-42.

[19]郑健壮,武朝艳.小微企业的技术获取渠道及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8):1227-1232+1241.

[20]郑健壮,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动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3):31-33.


出版专著

[1]郑健壮.创业群体与创业行为:基于浙江的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22.

[2]郑健壮,陈勇.创新创业成功之道:基于梦想小镇发展实践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

[3]郑健壮,靳雨涵.师徒制企业网络:知识传导与创新绩效[M].北京: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

[4]蔡宁,吴结兵,郑健壮.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郑健壮.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其路径选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6]郑健壮.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7]郑健壮,叶峥.基于资源观的产业集群政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8]郑健壮.基于资源整合理论的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主持的主要纵向课题

[1]《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典型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号:20BJY10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1/01-2023/12。

[2]《龙泉青瓷产业化研究》(项目号:21ZJZD08),浙江省社会科学重大基金项目子课题,2021/01-2024/12。

[3]《集群企业创业行为及其传导研究》(项目号:711731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01-2015/12。

[4]《企业衍生、创业网络和创业行为:基于集群视角的研究》(项目号:17YJA63014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9/01—2021/12。

[5]《浙江制造业集群创新特征的内在形成机理研究——基于“地理-产业-网络”三重变迁的视角》(项目号:2016C25026),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6/01-2017/06。

[6]《师徒制网络视角下集群企业间隐性知识传导研究:路径和效率》(项目号:14NDJC129YB),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4/09-2016/08。

[7]《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其治理路径的比较研究》(项目号:10YJA6302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01—2013/12。

[8]《浙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及其治理政策研究》(项目号:Y7100501),浙江省自然基金课题,2010/09-2012/08。

[9]《浙江中心城区服务业竞争力测评和转型升级路径研究》(项目号:10CGYD93YDX),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0/09-2012/08。

[10]《以创新型企业培育为抓手,发展创新型集群的对策研究》(项目号:2010C35027),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课题,2010/09-2012/08。

[11]《基于资源观的产业集群政策研究》(项目号:06CGYJ09YB),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7/09-2009/08。


奖励荣誉

[1]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0    

[2]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2018

[3]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2016

[4]浙江省社科联第五届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

[5]浙江省优秀城市科技工作者,2018

[6]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一等奖,2014


承担的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生《微观经济学》、《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和指导毕业生毕业论文;承担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工程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指导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和工程师学院工程管理研究生以及浙江工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研究生等毕业论文的指导。


社会兼职

浙江省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商务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杭州新丝路数字贸易研究院副院长,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等


联系方式

Email:zhengjz@hzcu.edu.cn;zjzd2@163.com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